欢迎使用bobapp

你的位置: 欢迎使用bobapp > 新闻动态 >
新闻动态
解放军第42军,本已集体转业,最后峰回路转成国家楷模部队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解放军里头有这么一支部队,它是在1949年,就是快建国那会儿才刚刚建立起来的。这么说吧,这支队伍的起源其实并不算太老。

按老战士的说法,这支队伍相当年轻,它的主力几乎都是原来第五纵队的战士。只是在重新编排时,才正式更名为第42军。

【解放军42军,因不被重视,被集体转业回东北务农】

得说一下,由于是支新成立的军队,42军立功的机会真是屈指可数。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他们没参与过什么响当当的大战役,也没真正冲上前线拼杀过,所以在众多部队里头,42军感觉就像是没那么重要的角色。

而且,这支队伍的士兵都很年轻,很多都是最近才加入的新成员,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比不上其他部队那么先进。所以在战场上,42军主要是负责后勤支援,或者在中原地区协助其他部队打仗,同时顺道清理一下当地的土匪。

虽然这些活儿既繁琐又劳累,但和上前线跟敌人拼命比起来,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,所以好多人对这支军队不抱希望,就连军队里的人自己也经常没底气。那时候,42军的战士们总觉得自己像是被忽略的那个孩子,别的部队都打了好几仗了,他们这边还像是没长大的样子。

然而,42军的主力大都是农民出身,种地对他们来说是天生的本领,哪怕上了战场,他们也依然保持着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习惯。正因为这样,解放战争结束后,42军就被合理地安排到了东北地区,专门负责搞生产。

于是,二十万多人放下了枪炮,解开了武装的束缚,卷起裤管,凭借着往日种田的老手艺,双脚踏进稻田里,重新开始种地。就这样,整支队伍集体大变身,成为了一支开荒垦地的队伍。

你别说,这群农民种地可真不含糊,经过他们的打理,东北这黑土地几个月就变得活力满满。放眼望去,风吹过时,稻谷像波浪一样翻滚,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稻子。

你得明白,那时候国家刚成立,啥都得从零摸索。原本作为重工业摇篮的东北,本该是繁荣昌盛、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,但经过那么多年的战火洗礼,这块宝地早已变得杂草丛生,荒凉不堪了。

要是老百姓没粮食填饱肚子,就没心思好好搞建设,工业发展就得慢悠悠的。为了让东北快点繁荣起来,42军的几十万战士们都留在了那儿,他们辛辛苦苦地种地、除草、收粮,就是想让大伙儿都能多吃上几口饱饭。

因为有了42军的帮忙,东北的工业很快就搞上去了。说起来,这支队伍在农业方面也是功不可没,真是帮了大忙了。

不过有意思的是,就在42军在东北大地奋斗得热火朝天之际,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,又把42军从辽阔的黑土地拽回了烽火连天的战场。

因为42军驻扎的地方离鸭绿江最近,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最先赶到战场的前锋部队。

这回,42军虽然整装待发,准备迎战。但坦白讲,跟那些装备精良、舰队庞大,吃得又好的美军比起来,42军怎么看都好像打不过美军。

关键是,美军里头,好多都是二战时候退役的老战士,战斗经验一大把。反观42军,他们不光得帮忙干杂活、种地,而且抗日战争时下来的老兵没几个,红军那就更别提了。可就这么一支部队,居然出奇制胜,成了战场上的尖兵。

【抗美援朝时,42军峰回路转立下大功,成为楷模部队】

一踏入战场,美国军队就开着轰炸机,在鸭绿江周边不断轰炸。只要瞅见志愿军的影子,他们二话不说,立刻就开火。因此,战争初期,志愿军无缘无故地失去了不少战斗力。

后来,42军脑洞大开,想到一招妙计,觉得走大路渡江太容易被敌人察觉,干脆来个潜水架桥,豁出去了。大家群策群力,决定让大军从水下走,就在美军眼皮底下,悄无声息地迅速过了江。这次过江行动圆满成功,让志愿军的名声大振。

后来,在长津湖那场大战里,42军没像往常那样等着命令不动,他们接到任务,跑到东线和美国的第10军团干上了。

以前的美军第10军,那可是个高手如云、装备顶呱呱的队伍。从天上飞的轰炸机、打的迫击炮,到地上扛的枪、开的坦克,全都是最新生产线上的尖货。这么一支厉害的军队要是对上42军,不出意外的话,那简直就是一边倒的赢面大得很。

战斗还没开始前,42军就知道敌人很厉害,早就打算豁出去了。他们悄悄在长津湖东边躲起来,专等第10军上钩。等啥都安排妥当,他们就动手,把美军困在埋伏圈里。

起初,美军仗着自己装备精良,没把42军的埋伏当回事,两边打得你来我往,各有输赢。但打着打着,战线越拉越长,美军开始心里发憷了,他们万万没想到,这支装备简陋的部队竟如此坚韧不拔,跟他们硬扛了一个半月之久。

到了那年10月末,美军被42军围得都快没劲儿了。在这次交锋里,42军让美军丢了20多门大炮,这使得美军打仗的速度慢了很多。要不是后来有增援部队赶到,42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更大的战功呢。

在长津湖战役之后,紧接着的第三次和第五次战役里,42军的表现也是相当抢眼。这些荣耀的背后,是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不过,通过这场战争,42军确实让自己的威名远扬了。

打完仗以后,这支队伍的声望在军队里涨了不少。后来军队要缩减人数,别的部队都在裁员,可42军却保住了自己的编制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很有名的模范部队42军,又一次变成了42集团军。这支队伍一直以来都很低调,没因为过去的荣誉就骄傲自大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42集团军表现得特别勇猛,建立了好多战功。

打了这两仗之后,42军名声大噪,就像部队里的定海神针一样稳固。直到现在,还有好多战士都为能在42军当兵感到骄傲呢!

这张照片是从网上找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麻烦告知一声,我们会尽快删除!